科技创新,智慧农业小康建设阶段进入了快车道!
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在当前这个全面小康建设阶段,我们也进入了智慧农业的快车道,在科技的助力下,加速实现“三农”问题的解决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打造美丽乡村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智慧农业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
智慧农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、科技创新型、品质安全型农业,为人们提供了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和全面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。百姓的美食越来越放心,天然的田园风光和宜居的农村空间越来越让人心向往之。
近年来,各地已经将智慧农业作为发展农业、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,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自身特点的农业发展路径,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耕细作。比如江西省以高原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,以农用大数据为技术支撑,通过搭建“互联网+农业”平台,实现了高品质、高产量、精准计划的全面智慧富硒冬枣种植。而山西省积极推行“互联网+粮食”和“互联网+草原”模式,加强了对区域内农产品市场的科学统筹,让当地农产品实现了快速升值。
除此之外,我国现在也在积极推行5G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。通过5G技术,可以实时监测气象因素、作物状况及土壤情况等果蔬生长环境,为农业预警提供有力支持。同时,结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忙小助手,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民协调安排时间,化解其日常农事矛盾与困难,提高农民收入水平。
智慧农业落地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。政府、行业组织、企业、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都需共同发挥作用。政府要引导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,加大授权发明专利的保护力度;高校应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与乡村需求的结合,为农业提供更先进、更实用、更可靠的前沿科技;企业则应该不断巩固其品牌优势、增强创新能力,并依托汽车电子等行业的成熟资源体系对农业进行升级改造。
同时值得关注的是,“互联网+农业”并不只是一个层面上或是领域上的简单融合。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人看到的是以智慧生态系统为核心的“一张网”,能够呈现出全社会资源共享、精密分工、快速响应、安全可控的全场景生态化管理体系。这种消除了信息孤岛、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农业生态系统,将打通产供销链与资金链之间的瓶颈,建立起智慧农业的新型生态环境。